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 图片新闻
当农业文化遗产遇上“国际茶日”|云南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
发布日期:2020-05-21 作者: 来源:国际交流中心
—你知道“国际茶日”是哪一天吗?
—没错,就是每年的5月21日,今年将共同庆祝首个“国际茶日”。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目前我国15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中,茶类遗产系统占有2项;此外,2019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36项第二批中国GIAHS预备名单中茶类遗产系统有6项。
在首个“国际茶日”来临之际,小编系统梳理了GIAHS和中国GIAHS预备名单中的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如下表所示),让大家一览国内外的茶类农业文化遗产。
表1 GIAHS中的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系统
序号 |
国家 |
系统名称 |
认定时间 |
1 |
中国 |
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 |
2012 |
2 |
福建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 |
2014 |
|
3 |
日本 |
日本静冈传统茶—草复合系统 |
2013 |
4 |
韩国 |
韩国花开传统河东茶农业系统 |
2017 |
表2 中国GIAHS预备名单中的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系统
序号 |
系统名称 |
1 |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 |
2 |
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 |
3 |
湖北恩施玉露茶文化系统 |
4 |
湖北赤壁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 |
5 |
贵州花溪古茶树与茶文化系统 |
6 |
云南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 |
明天就是“国际茶日”了,本期是“国际茶日”专题的收尾推文,今天小编带大家走进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一起揭开北回归线上古茶园的神秘面纱。
云南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
(勐库大雪山古茶树群落)
云南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于2015年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NIAHS)名录,并于2019年入选第二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预备名单。
一、北回归线上的古茶园
云南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位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双江自治县)全境。双江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澜沧江和小黑江交汇于县境东南而得名,是一个以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四种
少数民族为主体的自治县,北回归线穿境而过。
双江自治县地处横断山脉、怒山余脉南延部分的纵谷区,位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两洋分水线的陆地延长线上。县境内山谷相间、河溪纵横、高差悬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双江境内干湿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期。雨季盛期6-10月,占全年雨量84%。光热水资源丰富,为勐库大叶种茶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
(系统所在区位)
二、悠久的茶叶栽培史
目前,双江自治县境内已发现多处野生古茶树群落,其中以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为代表,海拔2200-2750米,属原生自然植被、大理茶种,是迄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分布面积最广、种群密度最大、原生植被保存最完整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另据布朗族史诗《闷奔》等文字记载,布朗族先人有可能在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以前,就发现了茶树并开始加以利用。
唐代樊绰编撰的《蛮书》中提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银生城:古城名,今云南景东县),据此推算,这一地区茶叶种植的历史至少有1100年。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更为明确地表述了“普洱茶出云南普洱”,而此时的普洱还是对整个澜沧江下游普洱茶区的泛称。勐库大叶种茶发源地勐库镇冰岛村,尚存百年以上栽培古茶母树约300余亩近8万株,500年以上茶树约5000株。
(勐库大雪山古茶树群落)
三、优良的茶树品种
勐库大叶种茶树,按植物学形态特征分类属于山茶属普洱茶种,是有性群体品种。该品种茶多酚含量高、茶气特强、甘甜浓烈,是加工普洱茶的优良品种。
(勐库大叶种)
勐库大叶种茶经晒青、炒青、揉捻、蒸压、包装等一系列程序后可制成普洱生茶、普洱熟茶(如图所示)。
(一)普洱生茶:
(二)普洱熟茶:
(普洱熟茶—砖茶)
(普洱熟茶—煮饭茶)
四、丰富多彩的特色民族茶文化
在千百年的种茶、制茶、饮茶、品茶实践中,双江自治县境内各民族创造了灿烂的茶文化,茶叶的应用非常广泛,渗透到各民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各民族人民从种茶饮茶开始,就把茶叶、大米、盐巴当成三件宝,每天生活不能少。一是自种自饮;二是用于交际;三是凡来人来客必用茶水招待,以示主人热情好客,通情达理;四是人生礼仪必用茶;五是用于祭祀和宗教活动。此外,各民族还创立了丰富多彩的茶艺表演。
下面继续跟着小编的视角,近距离了解一下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
(仙人山野生古茶树群落)
(仙人山野生古茶树群落)
(栽培型古茶园)
(栽培型古茶园)
(勐库大叶种茶园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从左到右:绿孔雀、白鹇、原鸡、白腹锦鸡、红腹锦鸡)
(采茶)
(生态茶园)
(勐库镇冰岛村古茶园1号古茶树)
(生态茶园)
联系电话:010-59192615/59191517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南里11号
邮编:100125